以家园协同为核心,多举措并行,开展了一系列扎实且富有创意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创新教育形式、整合专业资源,幼儿园为幼儿的安全成长精心编织起一张立体防护网。
多措固防:钉钉云端的安全契约
活动启幕,幼儿园向全体家长依托钉钉平台有序开展防溺水安全责任书签订活动。责任书中着重强调“六不准”准则,提醒家长承担好监护责任,特别在节假日外出游玩注意事项等等。在钉钉平台中,家长只需点击链接,即可阅读责任书条款,并签字确认。平台实时更新签署进度,方便教师及时跟进。“用钉钉签责任书太方便了,随时能查看内容,还能收到安全提醒。”大班涵涵的妈妈分享道。短短两天,全园家长签署率便达100%,这种数字化签约方式,既顺应时代趋势,又高效地将家长在防溺水安全教育与日常监护中的责任牢牢锚定,为后续安全教育活动筑牢根基。(图1—2)
多元课堂:浸润童心的安全教学矩阵
童趣课堂:戏水池边的安全启蒙
阳光洒满幼儿园的戏水池,卡通造型的喷水设施正欢快地吐着水花。中一班的朱老师手里拿着可爱的小动物娃娃和救生圈,召集小朋友们来到池边。
“宝贝们看!我们的戏水池是不是像童话里的魔法池塘?”朱老师蹲下来,温柔地看着孩子们,“但是呀,没有老师和爸爸妈妈陪着,这里就变成藏着小怪兽的危险地方啦!”小朋友们一下子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朱老师。朱老师轻轻把几个小动物娃娃放进水里,“如果看到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去了,千万不能当着急的小勇士直接跳下去!”说着,她拿起小竹竿,把救生圈推到“溺水假人”身边,“要用工具帮忙,这样才是最聪明的小英雄!”“我想试试!我想试试!”小朋友们激动地举起小手。朱老师笑着请举手最高的轩轩上前,手把手教他握住救生圈把手。轩轩小心翼翼地把“溺水假人”拉到池边,成功后,兴奋地跳起来:“原来救人要用工具,我差点就想自己跳下去啦!”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与掌声,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实践中,深刻理解了科学施救的重要性。(图3—5)
情景课堂:角色扮演中的危险辨识
与此同时,其他班级的防溺水教育同样精彩纷呈。小班教室里,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边唱着节奏欢快的《防溺水安全歌》,一边挥舞着小手做动作,稚嫩的歌声中满是对安全的铭记;中班的“溺水危险大冒险”情景模拟游戏正如火如荼,孩子们在模拟的池塘、河流场景中穿梭,敏锐地辨别着危险;大班的绘画活动现场,孩子们用五彩画笔勾勒出心中的安全水域,有的画上坚固的防护栏,有的添上救生员叔叔的身影,一幅幅画作将防溺水意识转化为生动的艺术表达。(图6—8)
专业课堂:急救实训里的技能传递
6月13日下午,市120急救中心专业医护团队受邀走进校园,为家长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防溺水及急救知识专题讲座。张医生借助精心制作的PPT,结合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将溺水的严重危害剖析得淋漓尽致。从家长需牢记的“四知”要点,到孩子应遵守的“六不准”原则,再到防范溺水、科学自救与施救的专业知识,讲解细致入微。针对幼儿常见的气道梗阻问题,张医生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还借助模拟道具,手把手演示成人与婴幼儿不同的急救手法,帮助家长掌握“黄金四分钟”的急救关键。
在心肺复苏(CPR)培训环节,张医生以人体模型为教具,从环境评估、判断意识,到胸外按压、气道开放、人工呼吸,每一个动作都进行了精准分解与详细说明。家长们学习热情高涨,纷纷主动上台,在医生一对一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操作动作。大班盛盛的爸爸完成实操后,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急救很难,今天亲手实践,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掌握了要领,心里踏实多了,以后遇到紧急情况也有底气应对了。”(图9—11)
多重守护:家园共育的长效安全屏障
活动尾声,幼儿园本部执行园长陈丹副园长进行总结发言。她强调:“安全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需要家园持之以恒、并肩同行。”此次系列活动作为幼儿园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专业力量赋能家长、趣味教学浸润幼儿,成功将安全教育从校园延伸至家庭,构建起家园共育的长效安全屏障。(图12)
未来,鄂州市第一幼儿园将持续深化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专题培训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坚实的安全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