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规范履职、守护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法律依据!”鄂州市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高滨华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一场主题鲜明、内容生动的“案说《民法典》·守护你我他”专题普法培训拉开了序幕。这场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灌溉,更在全园教职工心中播撒下法治的种子,掀起了自觉学法、主动懂法、积极用法的热潮。
一、普法先行:为教育注入法治基因
为何在幼儿园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高滨华园长开宗明
义: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施教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园日常管理、师幼权益保障、家园共育等工作息息相关。特别是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对学前教育工作者依法履职、提升法律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次培训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全体教职工深刻领悟法律精神,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规范、充满法治阳光的成长环境。
二、以案释法:让法律条文贴近教育现场
如何让法律条文从纸面走进人心?高园长精心选取了与《学前教育法》及幼儿园日常工作紧密相连的真实案例,对《民法典》相关条款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实用的解读。
高园长通过剖析园内意外伤害案例,详解了《民法典》中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园安全的责任规定(过错推定原则),并结合《学前教育法》的安全管理要求,强调必须从设施设备安全排查、活动组织科学规范、教师安全责任意识强化等多方面织密安全防护网,切实保障每一位幼儿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使教师们清晰认识到:法律不仅是行为的规范,更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园所健康有序运行的坚实盾牌。
三、学思践悟:法治精神浸润育人日常
培训的结束,是法治实践的新起点。教师们的心得体会真挚而深刻:“过去处理突发情况主要凭经验,现在有了《民法典》和《学前教育法》的指引,心里更有底,工作也更有章法了!”一位班主任的感言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另一位老师分享道:“这次学习让我真切感受到,法律并非高高在上,它就流淌在我们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里。今后,我会更加自觉地依法执教,让法治成为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隐形铠甲’。”
此次《民法典》专题普法培训,不仅是一次及时而充实的法律知识“充电”,更是一次深刻的法治意识“赋能”。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校园法治之路。鄂州市第一幼儿园将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将法律知识有机融入园所文化血脉,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在园内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为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