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0日鄂州市鄂城区发出实施静态管理通告以来,市一幼积极响应鄂州市教育局疫情防控班子号召,陆续组织党员、干部、教师等三十余名志愿者加入到寿昌社区疫情服务的队伍中。一个个“红马甲”、“红袖章”就如同一枚枚“工字钉”,扎在包保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守护着鄂州人坚定抗疫的士气。疫情防控值守、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他)们的身影。强化阵地意识,压实包保责任,严明纪律作风,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
她(他)们是小区值守者,一声叮咛唤出一份关怀。
守卡口、查绿码、测体温、勤登记。面对值守小区里和自己一样外出防疫的同志,她(他)们多了一份亲切,更添了一份责任。面对隔一天就要做一次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更不敢有一丝懈怠。“请您保持1米间距,有序排队。”“十人一组采样,很快就能轮到您,请耐心等待。”“请您把口罩戴起来,露出鼻子是起不到防护作用的。”“做完核酸的居民尽快回家,请不要在小区里逗留。”而想走出楼栋的居民会得到这样的答复:“请不要出来,定的菜我拿给您”“同学,这是你要取的试卷,加油哦!”“为了您和孩子的安全,赶快回家。”一句句朴素的话语,没有命令胜似命令,以心换心,使命必达。
她们是信息录入员,一身白衣捧出一颗红心。
防护服、隔离罩、胶手套、采样管。一个袋子,一部手机。带着医护人员或定点、或入户。“请提前准备好您的健康码”“屏幕有点反光,请您把手机竖起来。”“没带手机?没关系,您记得身份证号也行。”面对还处于部分封控楼栋居民的疑问:“我们还要做几次核酸呀?”她们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我暂时无法解答,但是你们的坚持一定会让解封的日子早点到来。”
为了接替卡口值守夜班的同志、为了与时间赛跑,早一些获取核酸样本,在城市静态管理下,没有交通工具可以搭乘,她们就用步行。居住地较远的老师在清早五点出门赶路是常态。晨曦的微光给她们照亮出行的路途,漫天的星光伴她们一一回家。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一幼的党员、群众主动要求驻守单位,随时待命。参与留守驻地的同志在生活上不提要求,一切从简。整理一点日用品就能上岗,往往一袋泡面就能对付一餐。“舍小家顾大家”说起来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她(他)们是儿女、是母亲、是父亲。而疫情当前,她(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志愿者。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持久战里,一幼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全市疫情防控正处于清零攻坚的关键时刻,党员、团员冲锋在前,积极分子、群众紧跟其后,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是她(他)们当前唯一的使命。


